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德国工业4.0十年发展回顾,中国能借鉴什么?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22-04-15 | 3387 次浏览 | 分享到:

1.1 历史脉络

工业4.0概念*先在德国于2011年提出。此后,德国相关行业协会、中小企业、政府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官产学研专家构成“工业4.0”工作小组,并进一步开展对本国以及全球相关工业化情况的研究。2013年4月,该工作小组就曾向德国联邦政府提交了*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 (以下简称《实施建议》) 。进而在随后由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把工业4.0纳入到十大未来项目中,将工业4.0打造成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表明了德国各界对工业4.0的高度重视。

1.2 基本构想

工业4.0是德国首次将自己在高技术领域的创新理念推向全球的重大尝试,同时也是针对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方向拿出的德国方案。 到2025年,“工业4.0”预计可使德国在工业制造、汽车、化学、IT、电子、农业6个行业的产值增加787亿欧元,使德国整体产值增加2670亿欧元。 到2030年前后,德国企业劳动生产率预计还可进一步提升30%至300%。

德国提出这一构想的意图是要把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连接在所谓的“网络-实体生产系统”中,以便利用数字化的进步来建设下一代工厂。在生产更加灵活且高效的基础上,德国更加注重在保证个性化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从而把德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打造为企业追求产品个性化与高附加值相结合的标杆。

从当时提出概念的愿景看,德国希望继续保持本国中小微企业在可出口产品方面更便利地享有国际市场,同时确保欧洲的技术主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证书在国际上的权威。因此,德国在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和升级,从而更好地与“2030工业4.0”愿景相配套。

1.3战略意图

一方面,德国急需通过智能技术赋能生产自动化,来进一步替代过高的人力成本。目前德国的自动化工业生产程度已接近饱和,再替代生产一线劳动力已无可能。而要继续保持高质量的生产,就必须转向生产性服务领域,例如能源储备及管理、调配仓储及运输、强化产品测试、开展市场分析与营销等配套环节。

另一方面,德国寄希望新技术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来争夺新一轮全球“互联网时代”的主导权。德国自身经济规模的局限性,造成其在互联网时代已明显落后中国和美国。从历史发展上看,搜索引擎、电子商务、IT、社交网络、互联网金融等一整套建立在互联网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都首先在美国孕育出来。德国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能发挥其制造业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家用物联网等“依托线上赋能线下”模式。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看,德国则希望打造从车间直接面向客户需求的大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从制造业生存环境上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虽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大量需求,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国家购买力又偏弱。供给方面,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依托国内庞大市场,不断升级迭代产品的新技术.德国要继续保持在产业高端环节的引领,就只能依靠智能技术,通过研发新的设计平台,将“德国制造”进行升级,在不断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点的同时,继续树立德国制造的技术标准,巩固德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