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和人的发展关系探讨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8-01-29 | 7326 次浏览 | 分享到:

综上可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将人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节省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发展智力成本和休闲,并且促使人们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技能,这更有利于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智能机器人只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没有创造价值,劳动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仍处于主体地位。


四、智能化背景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多主体联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促进人机规范发展

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面对机器日益排挤工人的新趋势,在大力推广运用智能机器人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政府、企业、社会应共同为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构建多主体联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机规范发展。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被损害,促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要兼顾普通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降低技术性失业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建立完善可靠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帮助劳动者顺利度过技术性失业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所带来的变革。比如,应该构建劳动者生产安全保障制度,统一管理,尽可能消除生产过程中可能给劳动者带来的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应该采取全面可靠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相关信息,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积极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社会各界都重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更加规范。

(二)树立全新的人机发展观念,促进人机和谐发展

国内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有待秩序化,应建立完善的机器人产业管理制度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管理体制,树立全新的人机发展观念,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研究发现,以人为核心的生产操作系统,促使机器人和劳动者和谐作业、和谐共存。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分别在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中强调了人机合作的重要性。美国国家机器人计划,是要创造与人类操作员密切协作的下一代机器人,让机器人更聪明、更安全,作为人类合作者(Co-robot),同时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尽可能掌握完成核心关键任务的能力。欧洲提出未来十年建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