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年会】谭建荣院士话机器人:三大趋势、四大难点、五大技术、六大问题、七大路径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3932 次浏览 | 分享到:

来源: 高工机器人          

  作为在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有着几十年研究的资深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谭建荣在国内的学界已经享有无数盛誉。从一个机械工人到学术界的泰斗,谭建荣院士说支撑自己向前走的是对科研和学习的热爱精神。

  谭建荣院士在不断地研究和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精神食粮”和企业发展的“向导”。在2017年,谭建荣院士对机器人又有哪些研究成果,《高工机器人网》整合了其关于机器人的五个重点论断,总结起来就是:三大趋势、四大难点、五大技术、六大问题、七大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11-12日,以“新时代新机会新使命”为主题的2017高工机器人年会将在东莞观澜湖度假酒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届时,谭建荣院士将出席并发表精彩演讲。

  三大趋势

  机器人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谭建荣院士看来,主要有以下三大趋势。

  一是软硬融合。机器人软件比硬件更为重要,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现在软件上,数字化车间的轨迹规划、车间布局、自动化上料都需要软硬件相结合。因此,机器人行业的人才既要懂机械技术,又要懂信息技术,尤其是机器人的控制技术。

  二是虚实融合。通过大量仿真、虚拟现实,能够把虚拟现实与车间的实际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人机融合。人、机器和机器人这三者如何有机融合值得业界的深入思考。

  四大难点

  谭建荣院士指出,从技术上看,当前企业在应用机器人技术时,主要面临着四大难点问题。

  **,运动**性问题。机器人操作的**性比不上人工操作,其实运动**性问题,从技术上看就是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求解。

  第二,作业平稳性问题。理论上机器人的关节是一个点,实际上机器人的关节有间隙,所以这需要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下的机器人平稳作业问题。

  第三,布局的多样性。具体是如何考虑布局设计快速地适应公司的新产品、新工艺。

  第四,操作易用性。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开关和日常维护、保养等,所需高等技术人员的工资比不用机器人时普通操作工工资高。这就需要实现机器人的示教,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

  此外,他还指出工业机器人也面临着系统协调性和应用经济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谭建荣及其团队做了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其提出的一些技术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如根据焊接线的工艺需要,进行三台机器人高度异面布置和工作双工位旋转的布局方案。通过仿真,机器人可以实现车门快速化焊接,实现56秒的生产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