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路径初步形成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7-12-14 | 3532 次浏览 | 分享到:
                 
来源: 智造大视野

工业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生产制造领域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关键支撑,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已成为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争夺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那么,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如何?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又面临哪些挑战?作为重要参与者的信息通信业如何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近日举办的2017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他的答案。

全球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余晓晖表示,近几年,国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全球生态系统格局正在形成。

首先,整个产业有了顶层设计,体系架构在不断标准化。国际工业互联网联盟成立,设计了工业互联网整体架构,包括安全架构、连接架构、数据架构等领域,明确了标准化方向技术化方向。

其次,全球工业互联网生态加快形成,涉及工业体系、信息通信业等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企业、专家、学者、组织机构跨界合作,共同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应用亮点频出,涉及生产层面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核心是生产模式的创新,也涉及价值链拓展、生态化运营等领域,核心是创造新的价值,涌现出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多种形态。同时,应用实践每个国家发展特点不同,比如,美国以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为重点,而德国的强项是生产环节,注重生产率的提升以及生产与环境的协调。

此外,新技术不断引入。新的网络技术如时间敏感网络(TSN)以及NB-IoT、5G、SDN等将变革工业体系的连接体系。余晓晖强调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平台是一个重要载体,平台下端连接设备上端承载应用,目前全球已有15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工业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决策,到工业知识和经验的自动化,平台上实现了开放型创新。此外,值得重视的是,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工业互联网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体系*重要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