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方面,我国呈现出四大特点:PaaS成为主流;工业机理与数据科学融合;边缘与云端协同;微服务等新型架构大幅降低开发难度与创新成本。在此过程中,先进的数据集成和边缘处理技术、IaaS技术、平台使能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应用开发和微服务技术、工业数据建模与智能分析技术、安全技术等成为平台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安全领域,工业体系的传统功能安全与网络空间的安全风险相交织,安全态势变得非常复杂,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调动产业力量,构建攻防兼备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四大挑战仍需突破
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余晓晖坦言,整个行业仍有四大挑战需要重视并突破。
一是要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网络体系为例,我国很多工厂还没有完成网络改造,尤其是生产体系的网络化改造,整个工业体系的网络化改造还是一个长期任务。同时工厂的网络技术标准繁杂且基本是国外主导,我国话语权和产业能力比较弱。
二是在网络安全方面,工业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安全新挑战,而由于不少工业企业效益不佳,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生产体系改造和业务模式创新,而安全部署在短期内看不见收益,极易被忽视。
三是对先进技术要有前瞻性。虽然,整个行业能够聚焦当前的痛点,快速提出符合现阶段发展特征的解决办法,但同时也要加强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余晓晖举例说:“比如工业互联网一定要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嵌进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面。”
四是我国整体的产业技术能力还相对较弱。我国拥有全球*大的工业体系,拥有全球体量*大的互联网产业,以及*全的信息通信业态,中国制造业要走向中高端市场,工业互联网需要建立其全球领先的竞争力,然而现实中,我国整体能力差距不小,特别是缺乏像GE、西门子这样的跨国企业引领产业生态,因此更需要聚集产业的力量去共同推动。此外,工控软件、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我国差距更大,需要有危机感。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