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路径初步形成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7-12-14 | 35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此外,新技术不断引入。新的网络技术如时间敏感网络(TSN)以及NB-IoT、5G、SDN等将变革工业体系的连接体系。余晓晖强调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平台是一个重要载体,平台下端连接设备上端承载应用,目前全球已有15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工业数据采集、分析、建模、决策,到工业知识和经验的自动化,平台上实现了开放型创新。此外,值得重视的是,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工业互联网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体系*重要的载体。

*后,余晓晖还特别强调了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把所有封闭的工业体系联通了,商业价值拓展了,意味着风险和安全挑战也增加了,在进行安全体系设计时安全问题也需要继续探索。”

我国工业互联进展显著

对于我国工业互联的进展,余晓晖认为,我国和国际起步时间差距不大,面临难得发展机遇,进展很快。“工业互联网,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余晓晖表示,在顶层设计方面,我国既参与国际组织,也自己设计了一套体系。他举例说,比如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牵头制定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1.0版)》《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1.0版)》《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1.0版)》等报告发布,《工业互联网参考体系架构(2.0版)》《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实施架构(1.0)》等架构正在研究制定中。随着这些技术报告和规范的逐渐完善,我国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框架也将构筑起来。

在生态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聚集了426家正式会员单位,并成立了上海分联盟和广州分联盟,汇集了我国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安全企业、投融资机构、高校及科研单位、各类协会等。他强调,在生态方面我国非常有特点,比如我国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间的相互接受程度更高。

在应用方面,余晓晖表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三条路径”:一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即建设智能工厂,打通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获取数据,实现提质增效,决策优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能力;二是面向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延伸,打造智能产品、服务和网络化协同,打通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实现产品、生产和服务创新,打造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能力;三是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协作企业、产品、用户等产业链资源,实现向平台运营的转变,打造数据驱动的生态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