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方向,就是带动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就业增长。“现在有一种观点,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智能化产业应用需要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信息技术成果,并融合物联网、大数据、并行计算等一大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对互联网的依赖,目前整个智能化的推进是一个协同推进,而不是单一推进。”所以说,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下层的产业形成线性的带动发展,因此不仅是人工智能岗位会增长,相关岗位也是一个同步增长的趋势。
按照李修全的解读,第四个就业转型方向将是服务业。从简单性、重复性、危险性任务中解脱出来的人员,可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高质量服务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对高端个性化服务的需求逐渐上升,将会创造大量新的服务就业。中国的服务业的总产值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第三产业占比还有待提高。
此外,产业模式创新还将会创造一批新的工作岗位。
广州AI产业化培育人才模式
但与未来智能社会需求相比,中国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在供给端还刚刚起步,国内高校鲜有以人工智能直接命名的专业。按照腾讯研究院联合boss直聘《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估算,目前,全球AI研究及直接从业者约有30万人,其中高校约10万人,AI新兴企业、科技巨头以及其他领域约20万人。这其中,10万研究人员集中在全球367所高校,这367所高校中,美国拥有168所,中国排在第二梯队。
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内,AI人才需求量已经达到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超200%。早先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2018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显示,一家公司计划招40位AI研发人员,给应届毕业生开出的年薪是30万-50万元,可见人才稀缺。
“AI人才紧缺是全球性问题,一方面缺领军人才,另一方面缺基础的实操人才。”广东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江建对南都记者表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增强吸引力招揽人才。
南都记者留意到,去年11月,阿里巴巴广东研发中心宣布将选址广州,招募1000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工程师。此外,阿里云还宣布将在广东建设其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将全国工业云总部定于广州。12月9日,由亚信集团牵头建设的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在广州南沙自贸区挂牌,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担任研究院院长。
今年1月2日,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广州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同一天在南沙挂牌成立。随后,1月6日,依托清华大学设立的启迪控股与中远海运集团联手打造的广州启迪中海科技园盛大开园。当天,人工智能教育联盟/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广东中心也同时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