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以来的新兴产业政策看,基本上都延续了“S型曲线”的发展思路,即推动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快速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利用新兴产业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终使得新兴产业可以大幅提高现有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支柱。具体来看,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
突破新兴产业的技术瓶颈。部署一大批重点工程和项目,研发突破新兴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中可能引起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为新兴产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组建新兴产业创业和产业投资基金,加大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融资支持力度,以及放宽新兴产业领域的政策限制。
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利用新兴产业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从而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
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别的新支柱。
高科技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对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也将持续提升。当前经济正处于寻找新的增长点、调整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在资金投入上,R&D支出过去5年在高基数下仍然保持年化复合增长率10.02%的高速增长,R&D支出占GDP比重稳步上升。未来为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以及赶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创新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从“三驾马车”看,固定资产投资承压,消费和外需是支撑。宏观政策继续保持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更偏向中性。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作为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科技发展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平安证券认为,中国已经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边缘。从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来看,新兴产业成为主流的速度可能快于投资者预期,大部分的新兴技术在未来10年之内成为主流。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和3D打印等七大产业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柱的新兴产业。
从2016年以来的新兴产业政策看,基本上都延续了“S型曲线”的发展思路,即推动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快速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利用新兴产业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终使得新兴产业可以大幅提高现有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支柱。具体来看,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