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市场人士认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中国智造、国企改革成为中国步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的动能。围绕这四大动能,既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又能够提升传统制造的竞争力,将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从而衍生出包括5G、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一系列投资机会。
更高质量的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以总量为主的高增长时代基本结束,已显现出结构升级的中速增长特征,但增速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越发明显。
具体表现在:一是投资主导的第二产业贡献度下降,消费主导的第三产业贡献度上升;二是新技术、新产业崭露头角,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崛起,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速较快,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超过100%。
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是决定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新的发展思路下,我国经济走势、经济结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房地产、基建、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均将面临新变化。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次贷危机后全球面临两大任务,一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增长,避免经济硬着陆;二是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以全球同步复苏为标志,次贷危机十周年之际基本完成了**大任务,但第二大任务的实现充满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政策的重点一是尽快实现政策正常化,避免长期过于宽松的政策导致新的风险,二是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进入更高水平的扩张。
该机构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继续呈“L”型,向下的力量主要是地产调控的滞后影响、资金成本上升的滞后影响,向上的力量主要来自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改善带来的扩张,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提升,总体上看2018年经济走势总体平稳。
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创新作为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科技发展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平安证券认为,中国已经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边缘。从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来看,新兴产业成为主流的速度可能快于投资者预期,大部分的新兴技术在未来10年之内成为主流。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和3D打印等七大产业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柱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