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LOGO
 
 
  动态新闻
  news

  • 没有文本
NEW 动态新闻
工业4.0物联网时代下企业的新思维策略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8-01-30 | 3275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口红利丧失,我国同样面临着成本控制问题。目前来看,我们还处在制造业自动化升级的关键点,大部分企业在近两年大力投入对生产线的改造,用自动化的技术替代或者配合人力更好的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工业机器人、工业、SaaS、视觉、工业大数据等。“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被看作是中国工业4.0计划。战略不仅推进我国制造业进入工业4.0时代,同时也力图改变我国低端、粗放、资源依赖性的制造局面,并加速信息程度较高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

  为了降本增效,由政府力推、企业力行的“机器换人”潮正加快部署,广东、浙江、福建等制造业大省不断从省级层面推动“机器换人”,完全由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的“黑灯工厂”不断涌现。

  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还是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关键是为了打造智能化、网络化生产系统的“智能工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融合,在工业的应用下已迎来蓬勃发展时期。

  工业4.0时代下企业要转型升级,改变思维

  智能制造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我国制造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大和污染严重等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应重新挖掘比较成本的优势,提升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提供全过程、多维度、多角度的生产数据和信息数据综合展示,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推动一场以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为重点的管理革命。因从以下5方面考虑:

  1)定制化: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全球经济由市场型导向朝消费型导向转变,客户需求越来越趋于差异化,定制化智能生产出现更适合中国制造各行各业的转型,这将体现企业综合能力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2)智能化: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加强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着力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

  3)服务化:重视面向客户的研发设计和产品服务等要素的投入,将业务形态向两端延升;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抬高整个曲线。

  4)数字化:由数据驱动的全方位的数字化,主动去挖掘、监测数据,并且把数据变成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来创新服务、创新产品,打造创新的商业模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