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褚健:工业大数据应用:如何真正为企业提质增效?
来源:
|
作者:pmod84a71
|
发布时间: 2018-05-16
|
502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是新安化工,我们利用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左边图到右边图可以看出以前的产品标号分开非常差,也就是说各种品种不均一,后来利用了大数据的分析以后,我们尽可能的把107标号的产品聚焦度集中,这张分布图就可以看出来了。
在水泥行业,我们采集了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水泥要从矿物变成水泥,环节比较多,环境比较恶劣,一旦产生问题就可能造成停车。所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建模以及到*后的参数寻优,我们在不改变已有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单位熟料实物煤耗可下降2.5%,单条生产线每年可节省205万元。
相对比较专业的自动控制闭环叫PID自诊断,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如果学自动化就像英文学ABC一样。但是,全世界所有的闭环回路里真正能够诊断好的不多,而且有些该闭环没有闭环,也就是说它是开环设置,导致了生产环节的巨大波动。但利用我们的软件,进行了巡检和智能的评估,把可能的故障或者参数诊定比较难的地方诊断出来。
左边用的是我们的软件,可以诊断得相对稳定,在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肯定是波动的,不可能是直线,但相对比较稳定。这样可以使自控率达到95%以上,很多开环的时候生产波动一定是越来越大的。
这里有一个,就是九江石化有12套生产装置1800个回路,通过我们的诊断自控率可以达到98%,洛阳石化8套生产装置1200个回路,可以达到90%的自控率,案情石化9套生产装置1400个回路可以平均达到95%的自控率。这样可以利用模型、工艺了解和设备的了解,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工业大数据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工业大数据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也好,节能降耗也好,确保生产安全也好,一定可以发挥作用。
结合今天的主题工业大数据,我想谈这些想法。如果要使中国所有的中小企业包括大型企业,不是几家、几十家,也不是中控做的几万家企业,它是有几十万家、几百万家企业,规模以上的流程工业企业有几十万家,都是大型规模化生产的。还有很多规模以下的,还有大量的离散制造业,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所以,中控以及我在宁波的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就要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要利用这样的操作系统。刚才王总讲了“中芯”事件,我们缺芯,其实我们还少魂,我觉得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就是工业的魂。